春华秋实又一载,皖东儿女著新章。2015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四个全力推进”要求,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奋进、好中加快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开创了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好滁州新局面,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85.2亿元,增速10%,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5位,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第2位巴黎圣日耳曼逆转晋级,英超球队无缘四强;前11个月,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51.7亿元,增速11.2%,总量和增速位居全省第5和第2位巴黎圣日耳曼逆转晋级,英超球队无缘四强;财政收入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前10个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6.93亿美元,同比增长6%。
数字的背后,展示的是全市干群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彰显的是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雄厚实力。
安康电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
市经开区城东工业园(资料图)
4
现代农业活力迸发
财政收入不断攀升
今年以来,全市财税部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组织收入工作,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1至11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7.9亿元,完成预算92.4%,收入总量居全省第5位,较上年同期进1位;增长13.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较上年同期前进3位。
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及时将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征收部门和各县(市、区),压实工作责任,健全收入激励约束机制,密切与税务、海关等征收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收入动态,狠抓收入调度,做好收入分析,完善收入通报、考核机制,提高组织收入工作应对能力。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及时组织税款入库,确保年度预算安排的刚性支出得到保障。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对市直有关单位开展非税收入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认真落实政府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财税政策宣传和指导,积极培植财源,强化发展支撑,积蓄发展后劲。加强税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建设,依法征管,挖潜堵漏,1至11月份,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61.8亿元,增长8.2%。
2
走进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上一片繁忙,生产红红火火。虽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影响,但是企业订单不断源源不断。截至11月份,企业已完成产值91亿元,距离冲刺百亿企业目标相差无几远。
据市统计部门公布,2015年,巴黎圣日耳曼逆转晋级,英超球队无缘四强我市加快“调转促”步伐,全力振兴工业经济成果显著。1至11月份,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51.7亿元,增长12%,总量和增速分列全省第5和第2位。规模工业企业1391户,比上年增加101户。全市工业用电累计达8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前11个月,全市预计完成工业投资663.3亿元,同比增长23.2%。大众创业势头增强,截至到10月20日,全市新增私营企业5087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235亿元,同比增长20%和29%;新增个体工商户12986户,新增资金数额20.4亿元,同比增长43%和42.65%。
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倾力帮扶。2015年,我市将企业帮扶工作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重要抓手,仅“企业帮扶百日行动”就梳理企业反映问题789个,办结377个,412个问题正在推进。同时,市和各县(市、区)出台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设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开展“税融通”业务等,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并帮助企业拓宽购销渠道。
科技创新春潮涌动
3
12月22日下午,在安徽鸿森智能装备股份公司,记者看到,技术人员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正在进行各种调试,车间内一台多关节机器人按照指令自由地弯曲翻转手臂,这是我市成功研制出的首台工业机器人。
2015年,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主要科技指标均实现了争先进位。截至11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达950亿元,居全省第3位;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4件,居全省第5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75家,居全省第5位。
2015年,我市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项目、服务等扶持,新推荐申报(复审)第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其中,安徽蓝德集团和安徽康佳等6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扬子空调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康佳电子获批省级创新型企业,猎豹汽车、永强汽车等高新技术企业入围第二届省“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滁州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和启动在建的科技孵化器已达6个,现有企业近300家,累计毕业企业100余家,孵化成果惠及全市。科技孵化器的不断壮大,有效整合了创新创业资源,激发起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今年1月23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全椒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据统计,今年我市共创建103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较去年增加了22个,实现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立体示范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以工业理念为指导,聚焦园区“关键要素建设、晋级争创和精品打造”三个重点,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按照“重点工作项目化、具体项目工程化”,着力建设南谯区(滁宁线)设施农业精品工程、全椒县荣鸿科技示范园、凤阳县金小岗农业高科技产业园、来安县百思德现代苗木花卉产业园、天长圣丰生态农业园等10大项目工程。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动创建南谯乌衣、琅琊都市、定远金山?滴水、全椒襄河、凤阳小岗等十大精品示范园区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到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9家,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89.2亿斤,实现“十二连增”。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实施“123”工程,目前已消灭“空壳村”130个。
扬子空调公司生产线(资料图)
项目建设引吭高歌
5
驶上滁马高速,记者被沿途的美景所吸引。蓝天白云,通衢大道,平坦的道路宛若一条巨龙游向远方。滁马高速公路是我省“四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中“纵一”和“横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83公里,年内即将全面通车。
加大重大项目争取力度。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争取国家和省资金较去年全年增长144%,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居全省前列。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江巷水库获国家立项,合宁高铁规划路线经过滁州,滁宁轨道交通列入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近期建设项目…………前11个月,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235个、新竣工190个。
蚌淮至宁洛高速连接线年底前建成通车,宿扬高速天长段投资完成过半,滁淮高速、汊河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截至11月底,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5个,居全省第3位,到位资金740亿元。
2015年,我市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工程,截至11月份,实现各园区主导产业经营收入总计超1400亿元,新开工项目141个,投产115个,到位资金438亿元。14个省级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发展到24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市经开区荣获全省智能家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苏滁现代产业园获国家战略支持,一期实现九通一平。
嘉美印铁制罐公司(资料图)
商务经济稳中有进
6
外贸再入全国百强市(76位)、首家保税仓库和首家自用型保税仓库成功获批、明光市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2015年,我市着力强改革、扩内需、强外贸、引外资,全市商务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2亿元,增长12.7%。前10月份,净增限上企业31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20家、新增外资企业13家。目前,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数、进出口实绩企业数、外资企业数皆位居全省第3位。
2015年,市商务部门加强“百强”限上企业培育,加强“进限”培育,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试点,城乡消费呈现新格局。同时,集中精力开展了电子商务考察调研、政策制定、推进谋划、招商引资等工作。市政府设立了电子商务专项资金1000万元,构建“淘滁网”、“品速易购”、“安然购”等本地电商平台,电子商务取得新进展。
千方百计抓调度,全力以赴保增长,外贸进出口实现新发展。1至10月份,进出口实现16.9亿美元,同比增长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4.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22亿美元。注重抓项目、优服务,外资外经跃上新水平,前10月份外商直接投资实现8.38亿美元,列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9.6%。
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资料图)
本版图片由李晓村、王家国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